怎样才知道鱼是否吃饱呢?可在每投入一定饵料后观察摄食情况,一开始,鱼的反应很快,马上游来吞食,一口接一口地吃得很快;后来就慢了,也不那么兴奋了;再后来,对饵料不理不睬,或吞吞吐吐,表明已经饱了。记下这次的总投喂量,几天后便对鱼的“饭量”有数了。
不论每天投喂几次,如人之三餐要定时定量。如日投喂1次,时间可选在上午8-9时;日投喂2次,时间可选上午7-8时、下午3-4时;如日投喂3次,可选上午7-8时、中午、下午5-6时。当然,这些时间仅供参考,现在人们工作紧张,一般上班之前或下班之后投喂都可。只要注意有规律,别随意投喂就行。因为关灯后鱼只也会睡觉,注意晚上最好不要投喂,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如果因事忘记了喂鱼,下一顿正常投喂即可。一般地,鱼饿上几天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排污换水
一般来说,缸中铺砂种草、开过滤器、定时添加有益菌对净化水质是有很大作用的。不过,尽管我们的水族箱可以建立起较好的生态过滤系统,但这个生态环境还毕竟太小,比起天然水域鱼的密度又太大,因此,“生态平衡”更容易遭到破坏。
水质、水环境发生转化,主要是由于鱼粪、残铒沉积,水质混浊,有机物耗氧,产生硫化氢有害气体;或者藻类旺盛,水草的光合作用受影响;水的理化性质因水分蒸发或有机物增多而发生变化等等。如果水族箱较大而养的鱼很少,这种转化可能较慢。如果水族箱较小,且养的鱼较多,再加上投喂鱼虫、人工汉堡等食物,转化可能就进行得较快。
过滤系统的良好运转是必要的,但换水仍旧是基本的解决办法。对于裸缸,最好结合换水每天用虹吸管将缸底污物吸出,并添加适量新水。对于水草缸可1星期换水1-2次,使用专用吸水管也可吸出部分砂中污物,每星期的换水量掌握在总水量的1/3左右。对于不同的水质情况、不同的鱼,换水次数、换水量也应有所区别。如鱼密度大、容积小、水质易混浊的裸缸,可能需要昼夜过滤、天天换较多水。又如斗鱼活动量小,喜欢老水,就应减少换水次数和换水量。在换水时,注意水的温差应控制在4℃以内。对水温敏感的鱼,应控制温差在更小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