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寒地黑土,大家的印象就是土地辽阔,土壤肥沃,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其实在最寒冷的腊月,我们却在大山里领着农民棒打沙棘,漫山遍野火红的沙棘果,白雪皑皑,硕果累累无论多么寒冷,则阻挡不住我们这满满的丰收,满满的喜悦,而眼前的这一切美景和收获却经历了13个年头的艰苦奋斗。
2008年春节,我在哈尔滨做饲料销售工作,当时已经月入过万,身边的朋友都很羡慕,春节回家看望父母,和家乡的朋友聊起来,说家乡的林场正在搞退耕还林,有大量的的退耕还林地往外承包,没有项目,听朋友说沙棘这个项目不错,VC高,不仅仅能做果汁,还能入药,想都没想,4月份就把老父亲的30亩山地买苗子种上了沙棘果树,为了这件事,老父亲把我辛辛苦苦种的沙棘树都给拔了,老父亲在想,就这点地,不给种庄稼,种树,能当饭吃,而且我儿子在哈尔滨大城市饲料干的好好的,收入还高,还在大城市,回老家乡下种树,可气坏了,我怎么商量也不行,栽了就给拔了,栽了就给拔了,拔了我再栽,我说你不让我栽沙棘,我不回哈尔滨了,老父亲一看这么倔,后来看儿子这么坚持,有点不忍心,总算同意了。
可3年后发现栽的沙棘树只有一小部分结果,我找到林业站站长一看,栽的沙棘树70%都是公树,只有一小部分是母树,这才知道这沙棘树还分公母,而且这一些母树结的果子还特别小,皮特别薄,一采就破了,而且这个树全身都是刺,没法采摘,自己的心哇凉哇凉的,老父亲更是满肚子气,伤透了心,自己的信心一下子没了,难道沙棘就这么难做吗,没有解决的渠道吗,经过和林业站的卢站长等人反复交流发现有个老前辈手里有一个好品种,晚熟,果子大,好采摘,但是没有规模,于是就又把原来的30亩地老园子改造成了现在的寒地冬果沙棘,在这期间又反复到全国调研,发现沙棘大有作为。
为了做好沙棘,我周都往返于哈尔滨饲料公司和老家之间,这期间妻子强烈反对,我们都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放着城里现在的好日子不过,再回到农村去种地,想到这些妻子甚至提出离婚。此时的我也很痛苦,一个是能赚钱养家,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熟悉的饲料行业,还可以陪着妻子孩子在大城市生活,一个前景广阔但是缺乏经验的新行业,毕竟之前的试验田失败了,虽然经过考察有了这个寒地冬果沙棘这个好品种,但是都没有特别成熟的经验,管理又粗放,未来能否赚钱也是未知,但是出去考察的经历和沙棘的口碑,又让我魂牵梦绕,也正好改造好的沙棘结果了,于是在2012年组织成立了隆达沙棘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对本地资源、市场等多方面调研,立足资源优势,整合各方力量,把发展沙棘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来抓。